新一代奧迪A3登陸之時就以進口身份推出了三廂版本,相比兩廂有著更加優雅的車身線條,而最近,國產三廂版也與大家見面,相比進口有著更低的售價以及更高的性價比。但是,國產后的品質是否有所不同,我們一起來體驗。
在今年的3月1日,國產A3兩廂版率先和進口A3同時上市。而半年后,國產A3三廂版也終于和我們見面了。同樣是4款車型可供選擇,價格區間為20.59-29.27萬。雖然比國產兩廂版的定價要稍貴點,不過對比進口版A3兩廂和三廂之間的價格差距,國產三廂版的定價也是相當合理。
奧迪的“套娃”工作實在到位,就算和A8L放在一起,A3轎車版除了尺寸有差別外,氣質一點也沒有不同。
立功的首先是形象極為統一的六角形立體大嘴。
LED日間行車燈越發銳利,讓A3看起來干練了不少。
沒有了S-Line運動套件的加持,國產A3變得更加的居家范。
稍微靠近去看A3的國產三廂車型,還是能看出與進口車型的區別,首先是進口車型的S-Line運動套件在國產A3上并沒有出現。以致霧燈處的格柵造型有所不同,當然尾部的“一汽奧迪”標志會是最顯眼的區別了,同時后保險杠的蜂窩網格也被封死了。
國產版的“三圍”尺寸與進口版有些差距,長度短了4mm,高度高了17mm。國人比較敏感的軸距數據上,國產車型也比進口車型長了11mm,相信這點討得不少國人的喜歡。
A3轎車的車身尺寸和緊湊級轎車相當,在沒有加長的情況下別期望空間表現。
微翹的鴨尾讓車尾的層次感比A4L要來得更好。
雖然沒有用鍍鉻裝飾,但A3的車尾并沒有廉價的感覺。
35TFSI,算是奧迪對各位隱瞞的小秘密,而一汽奧迪四個字則代表著這臺A3轎車是在佛山制造出來的。
輪圈采用五輻式樣,簡單大方,很有質感。
和自家大哥們相比,A3的車廂顯得非常簡潔,不過這正是奧迪的發展方向。
論用料和裝嵌,國產A3的質量都完全和進口車型沒有分別,就算是味道都保持高度一致。
簡約的設計,功能性上盡顯貼心,使用上就是這么舒心。
內飾部分,國產后的A3三廂版內飾造工絲毫沒有減弱。從配置上看,國產的三廂版比兩廂版略有升級,配有全景天窗和外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,也能解釋為何頂配的三廂版會比兩廂版貴了5000元。A3的整體內飾一直深得我的喜歡,一直認為內飾就該如此,簡約的設計,功能性上盡顯貼心,使用上就是這么舒心。新一代的MMI系統也是比較熟悉了,雖然響應速度可能比寶馬的iDrive系統要慢點。不過比起iDrive的復雜程度,簡潔的界面和足夠滿足使用的選項,讓強迫癥的我舒心不少。
三輻式方向盤沿用奧迪現有的設計。
儀表盤雖然沒有炮筒式設計,但勝在盤面夠大,數據清晰。
新一代MMI在旋鈕上加入了手寫功能,很快就會在全系普及了。
很可惜A3的MMI沒有配備互聯科技功能。
儀表臺的材質和設計可以說是現時這個級別中最好的。
國產后的A3,乘坐質感絲毫沒有變味。
坐進A3中,要找到自己的最佳坐姿也是相當的輕松。這點上國產和進口不會有太大的差別。從用料上來看,國產的A3也并沒有縮水。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、兩廂還是三廂,A3的座椅乘坐感是非常高分的,硬度剛剛好,有一定的支撐性,而且長途駕駛的舒適性也很好。唯一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座椅記憶功能的加入。后排腿部空間不錯,不過對于三廂車型,頭部空間就沒有兩廂車型好了。同樣后備箱的容積也是三廂車型和兩廂車型不可比之處。
深褐色座椅有不錯的檔次感,不過座椅包裹性設計一般。
為了爭取空間,所以后排座椅的包裹性也不算太好。
身高超過175cm的朋友坐在后排會有頂頭情況出現。
后排擁有出風口,至少不用再怕后排乘客的投訴了。
雖然官方稱之為全景天窗,但天窗尚未到達后排乘客的領空。
后排座椅可以4/6分割,而且尾箱非常平坦,裝載能力令人滿意。
按下啟動按鈕,究竟1.4TFSI發動機能給我多少驚喜呢?
“小.隱于市”,1.4T發動機正向我們描述著這樣一種心情。
國產A3三廂車型和兩廂一樣是使用了代號為EA211的1.4T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,而進口版車型使用的是EA888發動機,這款1.8T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從數據上的確是要優于1.4T的發動機,最大馬力180ps,從1250-5000轉一直保持著接近250Nm的扭矩輸出。雖然1.4T發動機的最大馬力只有150ps,但實際駕駛中,并不會覺得1.4T的發動機動力不足,反而讓我覺得動力充盈的感覺。原因是1.4T的最大扭矩同樣是250Nm,只是輸出最大扭力的轉速區間只有1750-3000轉。正因為高轉速扭力沒有1.8T的高,所以其最大馬力有30ps的差距。不過1750-3000轉這段轉速區間正好是日常最常用的轉速,同時國產A3三廂的整車質量只有1345kg,足足比進口車型輕了75kg。所以在城市駕駛,國產A3讓我覺得更加的輕快。當然,這樣的輕快也只是和進口的A3相比較才會有。若不是剛從一臺進口A3跳到一臺國產A3去駕駛感受的話,我覺得兩者的差距并不是很明顯。可以說雖然用小了一號的1.4T發動機,但A3的神髓并沒有丟失。
A335TFSI轎車版的動力表現實在令人歡喜,根本不會將如此表現和小排量發動機扯上關系。
EA2111.4TFSI發動機最大馬力150PS,峰值扭矩250Nm。
匹配的是7速S-Tronic干式雙離合變速箱。
差距比較明顯的是國產A3搭載的是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器,和進口的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比,起步瞬間離合片結合的時間較慢,所以在燈位起步時會比較慢半拍,加上扭力來得比1.8T的要晚幾百轉,更加影響了其起步時的表現。還好在車跑起來以后,換擋的速度還是十分迅速敏捷,絲毫沒有拖沓。升檔時并沒有太多的窒動感,降檔也是毫不猶豫,變速器的電腦很好的判斷到駕駛者的需求,可謂是稱心如意。
A335TFSI的動力表現很好,但雙離合稍微拖了后腿,特別是起步階段。
新一代A3配用新版本的啟停和自動駐車,配合度非常高。而且重啟發動機和開動的動靜更輕微。
A3轎車版的調教比掀背版更舒適,但依然韌性十足。
之前對比過的進口版和國產版A3兩廂車型,會發現國產A3兩廂會比較硬,駕駛時跳動感會比較明顯。而國產三廂版在這方面有所改善,對路面的貼服感更強了,而且懸架韌性十足,絲毫不會軟趴趴。彈簧和阻尼的搭配顯然比兩廂車型更加的合理。不過三廂車型由于尾部長度會更長,駕駛起來會感覺到三廂車型的尾部比較遲鈍,沒有兩廂車型來得靈活。
底盤的高級感非常豐富,一點都不失豪華品牌的風度。
由于有尾箱的存在,靈活性稍弱于掀背版。
總結:國產后的A3三廂車型,依舊延續著奧迪車型一貫的品質,絲毫沒有掉價的味道。而且降低了入門的門檻。這樣一來,那個才是更理性的選擇,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