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越的確是一款很火的車。上市十多天來,作為吉利首款全新CMA架構打造的高能轎跑SUV星越的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,占據了幾個大的汽車垂直網站的搜索榜單。星越真的有這么火嗎?
上個周末,在上海華庭吉利4S店,一輛黑色的星越放在展廳正對大門最核心的位置。半小時大約有二十多個人拉開了星越的車門,聽銷售說上市以來他們已經陸續收到了60多輛有效訂單。
“我仿佛看到了當初博越熱銷時的盛況,到店的客戶都排隊等著試車。”華庭市場部總監梅永勝說,“星越的客戶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,關注星越的,有三分之二客戶是上海本籍人,而且他們大多數都是開合資車、或者豪華車前來看車、下單,多為增換購,而且90%的客戶都選擇2.0T版本的車型。”
顯然,作為最為成熟的一線市場,他們對星越、對2.0版本的認可,這種含金量不可忽視。要知道一線市場的消費者更懂車,對產品要求更苛刻,同時受制于車牌等因素,基本上被合資品牌和豪華車所霸占。如今在車市大環境不好,終端市場價格一降再降的情況下,“高價”的星越受到熱捧,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吉利的CMA以及星越,真正從產品實力上打動了他們。
在離上海以西1500公里的重慶,吉利軒轔4S店內,一輛白色的星越也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。該店的銷售稱;星越上市以來火爆程度高于預期,店里的客流程度明顯增加,目前該店訂單已經突破百輛,主要集中在耀星者(先期可免費升級價值12000元的星享娛樂裝備),及14.88萬和16.88萬元的價格,品牌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。
“對比看了下,配置很全,聽說平臺也很先進,與沃爾沃同源,質感都還不錯,各方面都很實惠。”在上海華庭,前來看車的王先生早就相中了星越,覺得這款車較以往的吉利車提升很多,趁著這個周末,剛來下了定金。
作為吉利目前旗下最貴的產品,消費者覺得花一個可以買合資品牌同級別車型的錢來買星越,究竟覺得值不值。這個問題仿佛問得有點多余,因為從好幾個消費者口中,都得到了“表面上看上去價格很高,但實際上超值”的答案。
具體值不值,無論是從消費者和市場的反饋,就能知曉一二,而更多消費者還是沖著CMA和2.0T+8AT這套動力總成而來,實際上,這也是星越最大的賣點。
比如星越最亮眼的6.8S的百公里加速和35.5米的百公里剎車距離,這是衡量一款SUV性能最直觀的標準,因為一般地SUV都偏重,重心偏高,所以在加速和制動方面并不能有太突出的表現,但星越做到了。
為什么星越能夠做到,這里就不得不說星越的CMA架構以及三大件了。收購沃爾沃之后,吉利建立了CEVT(中歐汽車技術中心),在技術上與沃爾沃相融合,優勢互補,誕生出了CMA基礎模塊架構,這個架構奠定了吉利的技術基礎,實現了三大件方面真正從本土到國際化質的飛躍,站在了與大眾MQB和豐田TNGA同一起跑線上。
CMA技術為什么強大,看看領克01和沃爾沃XC40就不難明白,前者是中國新高端品牌,進入合資區間,獲得了中國品牌碰撞標準的最高成績,后者是2018年歐洲和世界的年度車型,獲獎無數,技術優勢不言而喻。
同樣是得益于CMA構架的優勢,星越在三大件上也采用了吉利最新的技術。先說說1.5T+7DCT這套混動系統,之前也搭載在了旗艦車型博瑞GE上,而且之前消費者擔心的1.5T三缸發動機,在領克和繽越上面得到了不錯的反響,這也跟1.5T發動機的設計標準有關,拿可靠性來說,星越的動力總成要比歐美日韓同等部件的壽命提升46%,從24萬公里達到35萬公里。
如果說1.5T動力總成是讓消費者用最實惠的價格享受到CMA架構,那么2.0T+8AT版本的車型,就是用一臺普通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,享受到豪華汽車的產品力和用車享受。得益于與沃爾沃同源的動力總成的采用,2.0T版本的星越能夠實現6.8S的百公里加速度,這個成績幾乎只有清一色的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車才能進入到區間。
除了基礎實力,星越繼承了吉利一貫高配的風格,比如面部識別系統、L2駕駛輔助、冷暖杯托、BOSE音響、HUD抬頭顯示、遠程控制、GKUI 2.0、液晶儀表盤等等,可以說市面上能想到的實用配置,在星越身上基本都能找到。從技術實力、配置和產品價值來講,星越也達到了本土品牌一個最高峰。
所以再回到上海華庭90% 2.0T版本用戶這一事實來看,的確也印證了“產品力才是汽車市場優勢的根本”這一客觀規律。對吉利而言,處在150萬輛新起點的節骨眼上,星越的到來,成為吉利進一步向上攀爬的階梯,也成為吉利從“配置時代”邁向“技術時代”的新轉折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