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外媒2月7日報道,韓國三大電池企業(LG新能源、三星SDI和SK On)于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,三家公司在當季合計錄得高達8,000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40.3億元)的營業虧損,反映出電動汽車行業長期低迷對產業鏈的持續沖擊。
圖片來源:三星SDI
SK Innovation披露的數據顯示,其電池子公司SK On在2024年第四季度營業虧損達3,594億韓元,較2023年同期的186億韓元虧損暴增近3,400億韓元,使得SK On的2024全年累計虧損更達1.127萬億韓元。LG新能源與三星SDI同樣陷入困境,2024年Q4分別虧損2,255億韓元和2,567億韓元,兩家公司的2024全年虧損同比增加約5,600億韓元。
虧損主因包括歐洲市場電動汽車銷售疲軟、電池金屬價格下跌,以及全球電動汽車增長放緩。自2023年下半年起,歐美市場電動汽車需求增速顯著下滑,導致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。數據顯示,2024年第三季度,LG新能源的工廠利用率僅60%(同比降13個百分點),SK On更從95%暴跌至46%的歷史低點,三星SDI的小型電池工廠利用率亦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至68%。
美國政策變動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擔憂。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上臺后,立即廢除了拜登政府推動的電動汽車強制采購行政令,并計劃削減電動汽車補貼。LG新能源在1月24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坦言,北美政策不確定性極高,汽車制造商對電動汽車計劃趨于保守,直接影響電池生產節奏。
SK On的美國田納西州工廠原計劃2025年投產,因需求疲軟已推遲至2026年。三星SDI則在與客戶Stellantis協商調整位于美國首座工廠的年度產能規劃。
韓國電池企業的全球份額持續萎縮。2024年前10個月,LG新能源、三星SDI和SK On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31.7%下降至20.1%,而中國企業同期份額則從39.7%攀升至53.6%。分析指出,韓國企業過度依賴三元鋰電池技術,錯失磷酸鐵鋰(LFP)技術轉型機遇,加之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,導致成本和技術競爭力雙輸。
面對危機,韓國企業已啟動緊急管理機制。SK On自2024年7月起凍結高管薪資,并實施首次自愿裁員;LG新能源嚴格控制人員擴張;三星SDI則更換管理層以推動戰略調整。此外,企業正加速開發4680大圓柱電池、磷酸鐵鋰電池及鈉電池技術,試圖通過產品多元化突圍。
同時,LG新能源、三星SDI和SK On都計劃在今年減少資本支出。LG新能源宣布,與2024年的13萬億韓元相比,投資預算將削減20%至30%,這意味著2025年的投資預算或約為10萬億韓元。SK On計劃將其投資金額從7.5萬億韓元削減至3.5萬億韓元。雖然三星SDI尚未透露具體的投資金額,但該公司證實,與去年的6.6萬億韓元相比,今年支出將減少。
行業普遍認為,2025年市場反彈可能性較低。美國政策搖擺、中國低價電池競爭及電動汽車需求增長乏力將持續施壓韓國企業。若無法在高端技術或差異化市場實現突破,韓國電池產業的全球地位或將進一步削弱。